推动国内外学术交流 助力科研成果推广

期刊论文、出版出书、评职称学术咨询

社会认可、全国通用、升职加薪的通行证

农产品物流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协调

来源:SCI期刊网 分类:农业论文 时间:2019-07-16 14:09 热度:

  这篇论文主要介绍的是农产品物流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协调的内容,本文作者就是通过对农产品物流与农业经济的相关内容做出详细的阐述与介绍,特推荐这篇优秀的文章供相关人士参考。

农产品物流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协调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农业经济增长;共生机制;耦合关联度模型

  农产品物流作为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流通、流转的基本手段,是实现农产品与大市场有效衔接,化解“买难”“卖难”痛点的根本路径。中国作为农业生产、销售和贸易的大国,尤其需要依赖农产品物流完成产供销的有效连接,并基于物质流、信息流的交互优化整个农业产业链的资源配置,从而通过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发展,带动农业经济增长。因此,促进农产品物流与农业经济的协同发展成为未来的主攻方向。农产品物流在农业产业链整合中的核心作用,可基于关联效应影响农业产业要素的投入产出,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布局,进而产生增值效应,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农业经济增长派生的物流需求,又将驱动农产品物流不断完善。基于此,在农业产业链的共生环境下,探究农产品物流与农业经济的协调机制,通过二者的综合优化,能够实现物流供需的无缝链接,加速推进农业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1农产品物流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协调机制

  1879年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提出的共生理论,是衍生于生物学中物种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而引入经济领域,则是产业链上各系统或要素相互作用、协调发展,以实现互惠共赢的目的[1,2]。农业经济活动中,以农产品物流为核心的产业链整合,能够将农业上下游关联环节或要素融入一个共生环境之中,并基于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产生前向、后向的关联效应,由此构成一个共生的农业产业链,链条上的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企业将协同共进,共同带动农业经济增长。农业产业链整合的共生环境下,农产品物流与农业经济增长作为相互依存的共生单元,将基于物质、信息、能量等的交互关系,形成协同共生模式(图1)。农产品物流与农业经济两个共生单元构成的共生模型中,涉及的质参量是农业产业链整合的共生能量,可反映共生单元的内部特质,影响着两个共生单元的协调关联度,协调共生体中,至少存在一组兼容的质参量。单一的共生单元中,一般包含多个质参量,可设农产品物流共生单元的质参量ZL=(ZL1,ZL2,…,ZLi),而农业经济增长共生单元的质参量ZE=(ZE1,ZE2,…,ZEi),农产品物流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共同体发展中,将基于农业产业链这一共生环境的整合升级,不断演变,协调发展。结合实践,将两个共生单元表征固有特征的质参量设定见表1。农业消费水平和农产品进出口销售总额的提升,将驱动农产品流通量和运输里程的增加,提升物流产值、促进经济收入,从而加大对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而这又将带动农业人口就业,提高就业率,促进农业生产总值的全面提升,也实现了物流产值的提升。正是基于两个共生单元的能量交换,才使得农产品物流与农业经济增长实现互惠互利,协调发展。

  2农产品物流与农业经济增长协调发展水平

  2.1耦合关联度模型的构建

  农业产业链的共生环境是一个开放性的耦合系统,由不同的环节或要素构成,且内部的物质、信息及能量流不断交互。因此,农产品物流与农业经济增长共生体的协调度是动态变化的。为测度两者协调发展的关联程度,引入耦合关联度模型,设变量Uij、Vij(i=1,2,…,n;j=1,2,…,m)分别为评价农产品物流—农业经济增长共生协调水平的序参量,通过线性加权法得出两个共生单元的所有序参量的总贡献值为U、V,结合容量耦合的系数模型,可定义农产品物流与农业经济增长协调度的测度模型[3]。若C∈[0,0.3),则农产品物流与农业经济增长处于耦合的初级阶段,两者的协调度较低;若C∈[0.3,0.7),则农产品物流与农业经济增长处于中度耦合阶段,两者多层次、多环节协调发展,相互关联性上处于浅层;若C∈[0.7,1.0],则农产品物流与农业经济增长处于高度耦合阶段,两者达到了较好互动、协同发展[6]。2.2指标选取耦合关联度模型的评价指标将遵循综合性、指向性、可量化的原则,全面考量农产品物流与农业经济增长中的各类要素。选定规模指标、效益指标和质量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下设9个细化指标,见表2。

  2.3指标权重的确定

  熵值法可根据各指标观测值所提供信息的大小确定指标权重,是客观赋值方法,规避了主观因素的影响。设存在i个待评价方案、j个评价指标,指标的原始数据矩阵为[7]:

  2.4协调度分析

  秉承数据可得性、可靠性,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第一产业统计年鉴》和《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08—2017年)的相关统计资料,计算得出农产品物流、农业经济增长各指标的实际数据值,并参照各规划时期值、基准年期值、对比标准值和理想值,以数据中特定年份的最大值、特定年份的最小值确定各指标序参量的上下限值(表3)。结合表3基础数据,根据上述计算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和综合贡献率,可得出农产品物流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状态,见表4。由表4可知,农产品物流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耦合水平尚处于初级阶段,且耦合协调度偏低,在0.3~0.7浮动。根据耦合关联度的分类,可推知两者的耦合协调度多处于轻度失调与勉强协调状态之间,但整体上呈现曲线上升趋势,这说明随着农产品物流规模、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农业经济结构的创新升级,为农业产业链的深化整合提供了有效支撑,随着这一共生环境的优化,两者的协调度将得以改善和提升。而且,农产品物流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综合评价指数也即序参量越高,两者的耦合协调水平也随之增加,可见两者自身的优化是影响协调发展水平的关键所在。

  3农产品物流与农业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路径

  3.1统筹农产品物流整体规划,创设多元物流供给服务

  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战略引领下,农业经济开始多元化布局,不断拓展产业链,并逐渐向第二、第三产业延伸,如在农耕基础上从事农产品加工、销售,农业观光旅游等,由此释放的物流需求规模和类别将不断激增,继而带动农产品物流的协同发展。但目前农产品物流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度偏低,而农产品物流贯穿于整个农业产业链,其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布局不协调,抑制了物流供给能力,亟待通过统筹规划予以优化。具体应强化物流设施的功能整合和调控机制,厘清农业产业链条上各节点的物流仓储、配送需求,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要引入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多模态的物流服务模式,搭建完善的融资平台,拓展融资渠道,为物流多功能拓展提供资金支持;同时,要建立信息化平台,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优化物流服务流程、模式,实现物流供需信息的集成化和实时共享,以拓展物流服务范围和功能,为农业产业链的多元化布局提供物流服务支撑,实现农产品物流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协同并进。

  3.2优化农业产业链,拓展农业经济增长的路径

  农业产业链的优化整合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前提,而农产品物流作为农业产业链中的核心支撑,可基于信息流、物质流及能量流的耦合关联性链接上下游的各个环节,进行流程再造和信息集成,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整个产业链的良性布局和互动。实践中,应以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为引领,聚焦高附加值的农业休闲旅游、深加工、规模化生产经营等,以此拉长农业产业链、拓展功能链、提升价值链,实现“三链重构”,促进农业产业链的优化整合多功能发展,拓展农业经济增长的路径,并基于产业耦合关联性不断向地理空间与经济空间集聚,由此实现整个农业产业链在经济上的聚合效益,推动农业经济增长的多向发展。

  4小结

  农产品物流作为农业产业链整合的核心支撑,可基于信息、物质流的交互,将上下游的关联企业和要素融入“共生”环境之中,推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变革,并据此与农业经济增长产生不同程度的耦合协调效应。从理论与实证层面分析农产品物流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机制,从农业产业链整合的视角探究两者协调持续发展的路径,对于构建农业生态系统、实现价值增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寇光涛,卢凤君,王文海.新常态下农业产业链整合的路径模式与共生机制[J].现代经济探讨,2016(9):88-92

  [2]王静.我国西部农产品物流与农村经济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14(11):86-91.

  [3]赵志田,何永达,杨坚争.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理论构建及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7):14-21.

  [4]司银霞.区域经济合作与农产品物流系统化研究[J].农业经济,2014(4):119-120.

  [5]皇甫军红.我国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农业科学,2013,41(8):882-884,888.

  [6]张广胜.农产品物流对农村经济发展影响支持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3,40(3):222-225.

  [7]田雯,吕建军.基于统计数据的中国农产品物流与农业增长的关系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35):144-147.

  [8]杨蕾.区域农产品物流系统优化理论框架构建———以京津冀都市圈为例[J].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7):205-209.

  作者:宋倩 单位: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文章名称:农产品物流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协调

文章地址:http://www.sciqk.com/lwfw/nylw/5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