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SCI期刊网 分类:经济论文 时间:2022-03-12 10:22 热度:
摘 要:在现有国外相关理论研究与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网络零售与城市空间发展的实际,阐述了网络零售驱动供应链重组的命题,并从参与主体、运作模式、关键节点以及供应链的结构转型等方面阐述了零售电商对物流供应链重组的替代效应、上下游效应、敏捷效应、库存效应以及推拉效应,从商业零售空间、物流仓储空间以及交通运输空间等方面阐述了供应链重组下的空间响应及其路径。
关键词:零售电商;物流供应链;重组效应;空间影响
近年来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居民网上购物活动迅速增加。2014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同比增长49.7%,达到2.82万亿,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1]。在线购物作为新的消费方式,不仅带来零售、物流行业的变化,也驱动生产制造与服务行业的变革。国内的地理与城市学者也从空间的视角,对相关议题展开了讨论。其中,一大部分的研究关注网络店铺卖家分布及其地理格局[2-6];其次,买家及居民互联网消费的地理分布及差异[7-10];再次,电子商务对城市零售空间[11-12]、酒店空间[13]等空间类型组织与扩张的影响;还有研究讨论电子商务对物流业[14]、产业集群[15]以及“淘宝村”[16]等产业及产业地域的影响。偏向交通的研究则重点分析网上购物对城市交通的影响,但是较多偏向于居民出行及客运[17],而较少关注货运部分。相对来说,国外研究时间长、参与学科多、研究学者众,理论深度以及广度都比较成熟。曾思敏等从商店区位及其空间扩散、购物组织模式、城市交通空间结构、居住空间等四个方面梳理了1990年代以来国外地理学科有关零售电商空间影响的文献,相对比较全面地给出了相关研究演进过程与现状[18]。但是,因为物流、货运以及供应链是国内地理与城市研究学者关注较少的领域,所以鲜有开展类似研究,也较少从供应链的视角讨论电子商务的空间影响。
自 1980 年代超越原来物流的概念以来,供应链集成了从供应商到客户的产品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包括采购与供应管理、生产运营管理和物流管理等,成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核心。因其范畴宽泛以及系统要素多样,涉及到多重地理空间尺度范围内的组织与管理,供应链也逐渐成为经济地理与交通运输地理的议题。例如,迪肯在其主编的经济地理手册(第四版)全球化转型中,增加了章节讨论全球物流的结构与职能[19];王缉宪等从供应链的视角指出,香港正从港口城市转变为全球供应链管理中心[20]。
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生产经营的广域化,企业资源规划与居民网上购物相互织合,物流供应链成为电子商务冲击最强、变革最为深刻的领域,成为国外地理学者新兴关注的话题之一。总的看法是,互联网与电子商务驱动供应链从供应推动转变为需求拉动,从快速响应、库存最小化以及灵活运作等维度提高运作水平与效率[21]。互联网推动物流与供应链运作产生了去中介化与再中介化、去整合化与再整合化的过程,也即传统的多层次中介机构参与的结构被打碎又重新以互联网的形式连接起来,物流服务高度分化的同时又被互联网有效整合起来以提供更高效率的配送服务[22]。互联网与物流供应链加速融合,能在全球范围内整合配置资源、完整开展供应链运作的巨头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23]。尽管人们普遍认识到空间要素在网络零售与物流供应链中的重要性,但是这个空间仍然很抽象。有学者称“仓储与物流设施的新变化”带来了“新的物流与运输地理分布理论”,但是没有正面涉及电子商务和供应链变化的空间影响[24]。事实上,物流与供应链的行业结构与运输结构的变化驱动空间类型的变化也在持续演变。但是,有关这类问题在理论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归纳凝练,实证研究也相对偏少。
因此,本文将以现有文献为基础,结合现有学界理论观点与行业发展实际,聚焦电子商务对物流的空间影响,特别是从物流供应链重组的视角,分析零售电商的空间效应,以期补强我们对零售电商与城市空间互动的理解。
1 网络零售对物流供应链的重组效应
互联网对物流供应链的重组,源于互联网提供了广泛连接、信息相对透明、竞争相对充分、市场相对扁平的运作环境[25]。在此之中,能够快速地检索获取市场信息促成订单与支付的完成,进而要求整个线下的供应链运作也能应对线上交易的变化做出敏捷响应。
1.1 替代效应
包括询价议价、订单协商、账款支付以及售后服务等活动都能通过互联网完成,因此供应链中所有参与方几乎都可以线上经营,形成厂商、批发商、零售商内部商家对商家(B2B)的网上交易,以及商家与消费者(B2C)的交易。原来因为市场范围局限而形成的分销渠道体系(如全国总代理、大区代理、分省市县代理或批发商、零售商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表现出去中介化的过程(图1)。虽然互联网交易中也存在分销与渠道体系,其面向的市场也有地理差别,但网上零售市场的分销体系基本上排除了必须依托消费市场、分层级地组织分销体系的硬约束,市场结构因而更加扁平化。
新的零售结构中,出现了厂商网店、原来的零售商网上开店以及独立的分销网店或网商。厂商网店,是传统生产商摆脱原来实体分销渠道,在网上开店销售产品。例如,深圳的全棉时代是一家传统的医用敷料制造商,近年来通过电子商务,旗下产品迅速由外资市场转向国内市场。很多传统零售门店采取互联网经营的方式,线上销售线下完成配送,譬如转型后的苏宁、国美等家电卖场正在全力推动零售门店的互联网化。独立网店或者网商可以是商家也可以是个人,作为中介方促成交易,并由零售网店和厂商网店完成实际配送。更大的变化则是出现了网络商家平台,开放性的如淘宝、天猫等,自营性的平台如京东、1号店、唯品会等,从线下采购商品在线销售,采用自营物流或者第三方物流配送订单货物。目前,越来越多的自营平台开始往开放性平台方向演进,如京东、1号店都推出了面向商家的开放计划。
因为参与主体的互联网化,原来的实体空间几乎都在互联网的虚拟空间上找到平行的组织。以市场为例,淘宝共有 700 万活跃卖家,已是超大规模 “集市”;天猫有 6 万多卖家,也是超大规模的虚拟 “商场”。B2C 市场中,消费者脱离地理范围的限制选购物品,潜在的市场规模巨大。以某成立至今只有6年的网上超市为例,目前销售了中国65%的线上进口牛奶。2014年5月29日,其仅用约52分钟的时间就卖掉了 100 个进口牛奶集装箱,共计有 200 万盒。有研究仍认为零售电商对商家可能是补充效应[26]。按实际情况来看,这种补充亦是替代效应,至少是增量部分的替代。这个变化对实体商业空间的冲击是多方面的,在国内国外都显示出明显的零售转型趋势。
1.2 上下游效应
传统的供应链结构中,商品都是因循链条往下推到终端零售点,最后1km的物流由消费者自己完成,信息流、资金流与商品流在局地范围内是同一过程完成的,或者仅是有限程度的分离。但是,在电子商务作用下的供应链环境中,信息的检索、订单的生成及其价款的传递可以通过互联网完成,因此,客户订单点(Customer Order Point,COP)发生的位置可以前置提升,可以是本地商户、平台型零售商或者厂家,更可以跨越地理空间的局限而直接向跨国商家确定订单(图2)。参与主体的互联网化,利用互联网对市场的发现机制,客户订单点往上游移动,克服地理环节的限制,这是供应链上游的变化。
相关知识推荐:如何让论文符合国际sci发表要求
尽管消费者在消费决策的时候会考虑运输费用,然而相对实际到店购买,客户所在的实际地理位置对网络消费决策的制约明显弱化。理论上,任何能够连接上网的客户都可以下单购买。但是,运输递送环节则必须克服地理的限制,将包裹送至消费者手中签收完成整个交易过程。因为客户有可能位于偏远农村或者山区,即便在城市也因为街巷及图2 供应链重组中的上下游效应 Fig.2 The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effect in e-tailing supply chain 居住环境的复杂性、客户收货时空场景的差异性而加大末端配送的复杂性。在中国电商快递配件市场中,快递面单上往往只需要填写收货人的手机号码,而快递员都会设法将包裹送到消费者手中。送货点或者说客户签收点(CCP,Customer Collection Point)都随网上购物渗透率的加大而不断延伸,在供应链中往下游移动。
1.3 敏捷效应
订单可以在网上快速完成,物流服务则不然。因为客户落单点与客户签收点的分离与拉宽,为了满足不同的配送要求,提高响应的敏捷度,实现及时配送(JIT,Just in Time)的要求,需要不同的供应链组织方案(图3)。按照配送半径与距离来说,场景 A 的运输局限在本地,只需要最后 1km 的配送,比如目前广泛的客户自提以及社区外卖配送等等,都是这个范畴。场景 B 是本地范围的电商,只需要同城配送。场景 C 在区域或者全国的销售,则需要跨区域的运输,需要采取多段组合的方式以及落地配的方式。场景D与E,更多地是依靠整合型运输完成直接递送,诸如中国的顺丰、美国的联邦快递(UPS)或者欧洲的敦豪运输(DHL)。不同的物流组织方案,其最终目的是减少包裹到达客户手中的时间。
1.4 库存效应
基于敏捷效应的要求,除了物流方案的组织之外,库存策略则是零售电商对供应链重组最深作用领域。理论上看,库存越接近客户,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就能越快。但是,对于企业来说,物流组织方案也是成本与速度的平衡。从成本结构来看,物流的成本包括静态仓储成本、库存成本以及物流成本等。如果提高响应速度,库存周转速度加快,周转周期缩小,运输成本加大。因此,围绕着响应速度与物流成本,库存策略成为企业运营的关键策略。
1.4.1 零库存的策略。如戴尔电脑、小米手机等其主要采取规模性的按单生产,能够满足客户定制化的需求。不过,零库存也并非完全没有库存,其本质上是以信息替代库存,以供应商管理库存(VMI)替代了自有库存,以订单直配、在途库存替代常规储备的货物与安全库存,其背后需要较强的供应链运作水平。
1.4.2 加大库存深度。一般传统企业在转型做网上业务的时候,因为货品的标准化程度较高,为了提高响应速度,通常是集中备货。以一家全棉类皮肤护理产品为例,其专门为互联网零售电商安排的库存周期提高至 100 天左右。其次,特别是为了满足客户对商品不同类目、不同规格产品的需求,互联网电商需要有较多的备货,以提高客户体验。譬如,电商巨头京东的标准库存单元(SKU)已经达到 4 200万。
1.4.3 分散库存分布。通过分散库存,使得库存尽可能接近客户,能够显著提高对订单的响应速率。仍以京东为例,旗下共有7个单体面积20万m2 左右的大区配送中心,在36个城市设有仓库,总建筑面积约150万m2 ,形成了至少日均70万张的订单处理能力,支撑了70%左右的订单实现快速响应。京东能够在43个城市、256个城市开通当日达或者次日达与其分散库存有很大的关系。阿里巴巴牵头成立的菜鸟网络亦是如此。通过信息系统深度处理和融合建立以大数据为中心“天网”,建立8个左右大仓储节点和若干个重要节点以及城市节点组成物流仓储平台构成“地网”;同时将这些仓储资源开放给商家及第三方运力使用进而实现资源整合,利用大数据技术服务于商家,按照市场需求提前做好库存计划,能够使订单在地理位置最近的仓库发货。通过线上的系统整合以及线下库存的分散优化,搭建支撑300亿的网络零售额的物流网络,这是中国智能物流骨干计划的核心内容。
以上库存策略都涉及到供应链运作的延迟战术,厂商将最终的产品生产和配送尽可能向后延迟,直到接到客户订单再进行生产和配送,可以避免错误生产以及不准确的库存安排。生产延迟是一种柔性的生产制造安排;物流延迟实质是在一个或者多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地点,建立仓库存储全部产品。收到客户订单后,才对库存产品进行分拨配送;只要物流活动一开始,就设法用最有效的办法尽可能快地将产品运抵客户手中[28]。受益于物流系统加工能力的提高与运输方式的多样化,物流的地域延迟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能获得生产的规模效应,也能够加快直接运输的速度,满足客户对服务水平的要求。
1.5 推拉效应
库存与物流方案的重新配置形成了新的供应链结构。特别是,发货点的位置作为供应链中的推拉结合点,决定了供应链的组合情况及反应速度。从分类上来说,可以划分为预测型与响应型的供应链。预测型的供应链是传统基于预测的推式模型,依托渠道进行分销组织。为了获取规模优势,往往按对产品的预测进行生产与采购,给分销商下达指标任务需要完成多少的量,逐层推送,客户被动性地做出购买与否的决策。与之不同,响应型的供应链是基于订单的模式,基于市场进行生产。为了实现对客户需求的敏捷响应,库存更加接近市场。
因此,零售电商进一步改变了供应链的结构与复杂度(图4)。在“推”上获取规模效益,缩短响应时间,再由“拉”来驱动客户定制。合理的供应链配置是推拉结合,并且随着客户参与能力越来越强,更多出现的是客户与订单的拉动。在短距离的线上线下(O2O)上,主要是按照订单进行产品与服务的供给与配送。而在长距离的零售配送上,也会根据部品的标准化程度、可运性等指标合理分布库存,按照推拉结合的方式组织供应链,实现敏捷响应。
2 供应链重组的空间影响
2.1 对商业零售空间的影响
因为替代效应的存在,对零售空间的影响最为明显,主要表现在零售、连锁、购物中心等业态的替代与更新上。
2.1.1 传统零售门店的关店潮。在美国,巴诺书店、办公用品连锁品牌斯泰普尔斯(Staples)、服装店 A&F、百货店彭尼公司(J.C Penny)与梅西百货(Ma⁃ cy's)都宣布了削减实体店的数量①。在中国,以某眼镜品牌为例,其品牌的低效门店、无效门店高达 30%;某电视品牌受到网络购物的影响很大,其在深圳地区318家店中低效和无效门店达到40%。总的来看,那些流通相对较易的产品,如书、唱片、服装、食品、家电、数码等较为容易受到在线购物的冲击,门店的坪效过低较易导致关店潮。
2.1.2 更多的实体店转向成为支持电商的体验店或者配送店。以美国苹果(Apple)公司为例,旗下零售店 90%的店面成为体验空间,只有 10%用来销售。苏宁发展思路调整转移到线上销售后,原来的门店成为配送门店。客户下单后,能够根据客户地址匹配最近的门店进行配送。仍以前述电视品牌为例,撤销25%的无效店和低效店,一个区域设立若干个骨干店面成为电商的配送店和体验店。
2.1.3 购物中心的变化。以深圳的购物中心为例,总的营业额从2011年的340亿缓慢增长为2013年的 387 亿,在当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从 9.66%下降至 8.73%,增幅为 13.8%,远低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5.9%的增幅。2013 年,网络购物营业额高达889亿元,约占深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0.1%,远高于购物中心全年营业额及其占比②。零售方式的变化,带动购物中心业态的变化。以深圳天虹为例,在采取线上线下全渠道战略后,改变了原来的“超市+百货”的门店结构,启动了购物中心化的战略,大幅度增加了门店中餐饮、儿童、休闲、娱乐、教育配套的项目,占比13%。同时,门店往互联网方向发展,配置了无线设备,推广扫码随手购,增设虚拟试衣等体验空间的项目。
2.1.4 商业结构双层化。因为敏捷效应与库存效应等变化,电商公司、物流公司、零售企业都尽可能靠近社区经营,同时借助互联网和物联网解决库存与物流问题。社区商业也在加速互联网经营,共同推动社区商业结构的变化。以深圳某社区为例,其周边集合了多家采用互联网经营的农产品店,推行 “产地直采”的模式,受到社区用户的欢迎。居民因为网上购物,购物目的地亦更加趋向于选择购物中心完成体验类消费活动以及在社区商业完成日常购物活动,因而从需求端推动了商业结构的双层化。仍以天虹为例,作为传统的百货公司,一方面着力新发展便利店的业态,另一方面将熟悉的百货门店改为社区购物中心,引入更多生活服务、餐饮服务配套,更好地服务社区周边居民的需求。
2.2 对物流仓储空间的影响
2.2.1 仓库建设投资需求加大。根据世邦魏理仕(CBRE Group)的报告,美国房地产开发商正在大规模建设仓库,然后出租给那些与他们签署了租赁协议的网上零售商[29]。在34个在建项目中,29个工程项目的面积达到了 10 万平方英尺甚至更大,其中很多项目针对电子商务的特点进行了专门设计。在中国,人均仓储面积仅为美国的 1/12,近年来包括平安、万科、中银、嘉民等多家公司和财团都涌入该领域,投资建设物流仓储设施①。
2.2.2 仓库的区位与结构变化。从美国、日本及欧洲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受到交通方式变革与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早期的仓储、配送中心等物流设施表现出去中心化和向郊区扩散的趋势[30-31],物流设施趋向于空运和高速公路等可达性极高的地方[32-34]。
传统城市物流模型中,零售与仓储空间的结合关系,正在发生进一步的分离。电商企业按订单进行生产与仓储管理,传统的仓储需求交给了物流公司进行处理。大体量的仓储空间往城市外(郊区、城乡结合部)移动,仓储体量与专业化程度逐渐增强。小体量的仓储空间进一步向社区转移,密度大幅度增加。
2.3 对交通运输空间的影响
因为网上购物驱动形成更快的货运周转速度、更多的在途库存,是否会增加货物运输的需求以及减少居民购物出行一直很有争议。有关网上购物与传统购物出行的影响,可以分为替代、促进、补充和独立等四种观点,相关研究也比较多,但是由于购物行为本身的复杂性,得出一致性的结论颇为不易[35]。相对来说,研究零售电商对货运交通影响的文章相对较少。
2.3.1 对货运交通量的影响。根据替代效应,网络购物的宅配替代了传统的购物出行,应该说货运比重会持续增加,但是有观点认为网上购物的货物运输可以集合处理,所以更有效率。以英国威特尼(Witney)为例的研究表明,如果有15%的家庭选择网购杂货,全市因为购买杂货的车公里数将会减少 13.1%[36]。但是,芬兰学者以坦佩雷(Tempere)区域的研究表明,网络零售只会减少2%左右的货运需求[37]。
2.3.2 货运交通的结构。除交通量以外,交通结构特别是逆向物流也是研究的重要方面。有学者估计电商与目录销售的退货率高达35%,而线上线下销售的退货率只有6%~15%[38-39]。较高的退货率也会带来货运需求的增加。电商配送中如何尽可能削减迂回运输以及送货后的空载运输,是货运规划的重要内容。
2.3.3 货运交通管理的内容。很多研究关注不同配送方式与交通工具下的污染效应[40]。以荷兰为例, 1991—2005年,厢式货运配送车辆增加了120%,而小机动车只增加了40%。研究猜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 1996 年后电子商务的带动作用[41],研究进而指出需要推广采用绿色货运交通工具以及规划适当的停车装卸空间。
3 结论与讨论
尽管人们对零售电商究竟能在全社会消费总额中占据多大比重仍然怀有疑问,但是不容怀疑的是零售电商对供应链的重组效应将继续发生作用,改变所有供应链参与主体的行为方式。因为互联网提供了信息可以充分交换的场域,深刻地改变了用户习惯以及与商家的互动关系。在这个双向互动中,物流供应链发生深层次重组,也带来其空间结果。
①因为参与主体的替代,供应链中订单点与配送点往上下游移动,使得供应链必须提高响应速度,形成不同的物流方案与库存策略,引发供应链推拉结合的结构调整。②传统的零售店转向体验店和配送点支持线上电商的运作,购物中心加大体验消费的比重成为体验性商业空间,社区商业与社区物流结合,重塑城市的商业格局。③供应链重组驱动物流空间重构,突出表现在新型物流仓储空间不断增多,物流设施运作的区域化以及末端物流的社区化成为支撑电商物流发展的核心主体。④城市客运与货运量受到零售电商的影响暂时还不够清晰,但是城市交通的结构、城市交通管理的内容都有比较明显的内涵变化。
以上归纳的重组效应与空间影响仅仅是其中一部分,有些效应及影响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有些则还未被发现。从大的学科意义来说,零售电商的发展对零售、物流以及交通活动的再组织触及了经济地理、商业地理、物流地理以及城市地理学等多个学科。有关其在不同学科的知识发现对城市规划、商业规划与交通规划都有很大帮助。——论文作者:肖作鹏1 ,王缉宪※1 ,孙永海2
参考文献:
[1]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2014年度中国网络零售市场数据监测报告[EB/OL]. http://www.100ec.cn/zt/upload_data/2015040 03.pdf.
[2] 俞金国,王丽华,李娜. 电子商铺空间分布特征分析:来自淘宝网的实证[J]. 经济地理,2010,30(8):1 248 - 1 253.
[3] 周章伟,张虹鸥,陈伟莲. C2C 电子商务模式下的网络店铺区域分布特征[J]. 热带地理,2011,31(1):65 -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