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国内外学术交流 助力科研成果推广

期刊论文、出版出书、评职称学术咨询

社会认可、全国通用、升职加薪的通行证

低碳生活:生存方式的变革

来源:SCI期刊网 分类:经济论文 时间:2022-01-17 09:41 热度:

  摘 要: 低碳发展是当前国际社会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践行低碳生活可以有效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的长远目标。低碳生活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将是人类生存方式的变革,包括低碳价值观、消费观、文化观等方面的变革。目前,践行低碳生活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障碍:低碳政策缺失、低碳认识偏差和低碳物质匮乏。践行低碳生活要加强硬环境与软文化的建设:加强低碳政策和法律体系建设、加大低碳生活理念的宣传、加快发展低碳技术和低碳经济等。

低碳生活:生存方式的变革

  关键词: 低碳;低碳生活;低碳经济;生存方式变革

  全球气候变化是近代工业社会因经济快速发展而带给人类的一个巨大的自然挑战。由于工业社会大量消耗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使得 CO2 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剧增,产生了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气候变化加剧等严重后果,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国际社会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多次召开国际会议讨论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第四次评估报告中指出,气候系统的变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最近 50 年以来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很可能是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导致的。低碳(low 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1]。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战略举措。

  低碳发展的核心是低碳经济。由于工业社会的经济发展以消耗化石能源为主要特征,而化石能源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因此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随着世界气候大会的召开,全球进一步关注气候变化问题,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低碳经济是指碳生产力和人文发展均达到一定水平的一种经济形态,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环境友好的突出特点,旨在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发展社会经济的全球共同愿景[2]。低碳经济的实质是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3]。低碳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低碳观念的指导下,转变工业社会高消耗、高污染生产方式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旨在降低化石能源等消耗,减少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低碳发展的目标之一是践行低碳生活,低碳生活能够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其关键之一是倡导低碳消费,低碳消费是促进低碳经济规模发展的推动力。因此,不仅要依靠发展低碳经济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而且要降低由人类生活行为产生的碳排放量。事实上,1999— 2002 年我国每年大约 26 %的能源消费和 30 %的 CO2 排放是由居民生活行为及满足这些行为需求的经济活动造成的[4]。实现节能减排、改善全球气候变暖的状况、有效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有效控制由于个人生活行为导致的温室气体大量排放。与社会公众的日常生活行为紧密相关的低碳生活,正在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这意味着人类的生存方式也将产生变革。

  1 低碳生活及其特征

  随着低碳理念的深化,践行低碳生活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减少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途径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5]。低碳生活的实现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构建绿色健康的社会机制,改变人们传统的衣食住行等日常行为。低碳生活提倡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即资源低消耗、物质低能量、温室气体低排放和生活高质量。低碳生活的目标不仅要降低人们日常行为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更要倡导一种简单和谐、本真质朴和绿色环保的新的生活方式。低碳生活具有可持续性,其特征主要体现在生活方式、生活观念和伦理道德等方面。

  首先,在生活方式上提倡低碳消费。低碳生活是简单质朴、本真快乐和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它摒弃奢华不实、浪费无度的“面子消费”,并在日常生活中倡导节约能源、降低消耗,从而减少 CO2 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避免对自然环境的污染破坏。目前国际社会普遍提倡的低碳生活方式主要包括节省电能燃气、节约水资源和废物回收再利用等日常生活行为,这些行为有助于逐步解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耗能严重和碳排放量高的问题。2011 年 6 月,科技部发布了《全民节能减排手册——36 项日常生活行为节能减排潜力量化指标》,这本手册选取了百姓生活中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 36 项日常行为,并且将这些日常行为的节能减排潜力进行量化(见表 1)。通过这本手册的发布,向全社会宣传 普及节能减排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提高全民的节能减排意识和能力,推动全民参与,提倡崇尚节约、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社会风气[6]。

  其次,在生活观念上追求低碳价值。低碳生活观念包括低碳生活价值观、思想态度和精神信仰等方面,倡导人们建立可持续的生活价值观,追求一种真实、理性、健康和科学的高质量低碳生活,形成简单自然、质朴舒适、戒奢戒侈和务实简朴的生活态度。低碳生活观念引导人们由传统的高碳生活方式向低碳生活方式转变,成为践行低碳生活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日常生活中,具备低碳生活观念的人们会自发地改变铺张浪费和耗能、污染环境的生活方式,自觉养成节能环保、低碳排放、节约水电和回收利用废物等行为习惯,能从生活的细节做起,逐渐扩展到每时、每地都能够以可持续的低碳生活观念指导自己的社会行为,并在自我价值观念中始终贯彻低碳理念,能够参与全社会的节能减排行动等。

  最后,在道德规范上遵守低碳伦理。低碳生活伦理是为倡行低碳生活方式而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相关伦理道德规范,其基本理念在于强调责任、和谐和节俭意识,以维护人类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最终目的在于保护环境和资源、维系生态平衡[7]。低碳生活的伦理道德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培养节俭质朴的行为习惯,在思想上强调保护资源环境的社会责任,自觉承担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使命。低碳伦理道德是可持续的伦理道德,人们在享受了现代生活的便利条件和丰富物质的同时,也要为子孙后代保留出充足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使人们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身担负着维系生态平衡、保障世代繁衍生息的社会伦理责任。低碳生活伦理道德是深层次的心理层面上的精神因素,高度体现了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素质的发展与进步。低碳伦理道德主要是通过社会舆论来约束人们的低碳行为,是发展低碳经济、培养低碳观念、倡导人们践行低碳生活的思想基础。

  2 低碳生活是生存方式的变革

  需求是人类社会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人们从事劳动以及各种实践活动的一般目的和内在动机。人类生活既包括衣食住行等物质需求,也包括心理文化层面的精神需求。低碳生活是由多种因素建构的层次系统,低碳价值、低碳消费、低碳文化等因素,在构建低碳生活系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低碳生活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将是人类生存方式的变革,它将带来低碳价值观、消费观、文化观等方面的变革。

  2.1 低碳价值观的变革

  价值观决定人的自我认识,对人的行为活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反过来,人的生活方式又对其价值观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工业生产带来了社会物质的极大丰富,促使社会公众的日常消费行为出现大量化、多样化和重复化等特点,继而导致了碳排放量高、资源消耗严重、肆意破坏自然环境等现象的发生。同时,在到处都充斥着高碳产品、高碳建筑、高碳交通和高碳休闲方式的社会环境中,人们逐渐形成了过度追求消费、盲目崇拜奢侈享受的高碳生活观念,以及以时尚、奢华与否作为衡量人社会地位和人生价值的价值观。高碳生活造成了能源和资源的严重浪费,造成了废弃物和污染物的不断增多,以及环境破坏和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发展。人们开始对这一生活方式进行反思,并开始倡导和践行低碳生活。

  实际上,低碳生活倡导的是一种低碳价值观。低碳价值观的提出是对传统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低碳价值观是发展低碳经济、选择低碳生活的内在要求,也是人类担负道德责任的具体体现[8]。低碳价值观表现在社会公众对低碳生活的认同上,将低碳价值观深刻内化为自觉的思想和信念,引导社会公众践行低碳生活方式。

  低碳价值观倡导人们选择基于需要的生活方式,是一种节俭、低碳的生活方式。低碳生活体现的也是一种态度,提倡人们去践行低碳生活,引导人们变革传统的高碳价值观和高碳生活理念,树立低碳价值观和低碳生活理念,倡导合理适度的低碳生活方式,崇尚合理的节俭,认为简单是好的,注意节电、节水、节油、节气等细节行为,不浪费有限的自然资源。低碳价值观的构建可以为低碳生活的实施提供精神动力。

  2.2 低碳消费观的变革

  消费方式是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消费方式也日趋发展。消费方式的形成及变化,不仅受到自然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而且也受到消费者主观心理因素的影响。传统高碳的生产方式形成了高碳的消费方式,而消费方式的高碳化却使得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全球气候变化异常。低碳经济的发展对消费需求和消费方式产生了影响,将改变消费者现有的观念。

  低碳经济为低碳生活提供物质支撑。发展低碳经济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一次根本性革新,低碳经济的发展是营建低碳生活的物质前提,只有满足人们对日常食物、生活用品的基本物质需求,才能让社会公众树立建设美好低碳生活的信心。低碳消费是构成低碳经济的重要内容,而低碳经济又进一步推动低碳消费的发展,从而形成一个不断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模式[9]。消费行为是社会公众每天都会进行的日常行为,而低碳消费也是公众在践行低碳生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这一模式将改变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和传统的消费习惯,引导消费者拥有低碳消费资料、选择低碳消费手段,以此来满足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需要[10]。人们通过低碳消费方式使用低碳产品,降低碳排放量,可以获得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多重利益,既为人们提供了消费满足感,又使人们在购买和消费低碳物质产品的同时收获低碳效益和社会良好反馈,进而实现经济与消费、社会与环境的良性互动。低碳消费改变了传统的高碳消费观念,是一种科学健康、合理公正的均衡性消费方式。

  2.3 低碳文化观的变革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可以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方向和可供选择的方式,在不同层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统高碳的生产方式与行为方式形成了高碳文化,高碳文化是能源高消费文化,这种高碳文化带来的是生态失衡等全球性难题。转变高碳的生产方式,不仅要由原来繁琐的、浪费的、成本高的行为转变到简便的、节俭的、低成本的行为,而且还要构建一种低碳文化。低碳文化的渗透力、感染力和影响力,能使人们的行为方式发生不同程度的转变。

  低碳文化是使人的低碳生活方式从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的重要因素,是人们在建设低碳社会的过程中,通过日常的文化生活和生产实践逐渐形成的低碳意识和低碳观念等。低碳文化本质上是能源节约型文化。低碳文化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文化观点,是价值观、思想境界、信仰习惯和态度等在低碳生活中的集中体现。低碳文化是在低碳生活的推广与发展中逐步升华起来的文化产物,反过来也会指导和推动低碳生活的践行。低碳文化培养了人们自觉降低碳排放的自主观念,使人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低碳生活的精神支撑。低碳文化的核心是低碳价值观,低碳价值观集中体现了低碳文化的精髓和内涵。

  构建低碳文化也就是要在全社会创建低碳文明。在整个历史上,文明为人们提供了最广泛的认同[11]。低碳文明以低耗能、高效益经济为发展模式,以低碳生活为行为特征,以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社会为建设目标,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类生态形式。构建低碳文明将使人们对低碳生活产生广泛的认同感,引导人们形成低碳的价值观和文化观,从而更好地践行低碳生活,更好地建设低碳社会。

  3 践行低碳生活的主要障碍

  高碳生活方式是在工业文明与工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形成的一种生活方式。当前人类社会以高碳生活方式为主,这是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而,转变高碳的生活方式将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低碳生活方式是以低碳理念为支撑的积极、科学、健康的绿色生活模式。在以人类根本利益为前提和趋利性的发展规律的指导下,低碳生活这样一种对人类长远发展有益且优势明显的生活方式理应被快速、高效地推广与施行,但是,低碳生活的具体实施仍困难重重,目前还难以达到在全社会范围内普及的程度。在社会公众的日常行为中普遍实行低碳化的总体趋势还不明显,高碳化生活方式仍然占有很大比例。

  高碳生活难以向低碳生活转变的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低碳政策和法律存在欠缺,使得践行低碳生活的效率低、效果差;低碳生活方式秉持的理念与高碳生活的理念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要从根本上完全改变人们的现已根深蒂固的生活观念和价值观,困难较大;高碳生活方式提供的丰富的物质为社会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人们短时期内难以摆脱对高碳经济所提供的物质的依赖。

  3.1 低碳政策缺失

  目前,低碳政策欠缺宣传和执行力度,更缺少相关法律的有力保障。低碳生活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但是从观念到行动,需要相关政策的支撑。目前,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领域出台了较多的政策文件和法律条例,如《循环经济促进法》、《节约能源法》、《环境保护法》、《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等。但是,当向公众宣传低碳生活并引导民众参与低碳实践时,却显示了我们管理力量的薄弱,缺少类似于《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这样具有指导意义的政策文件,更缺少带有强制效力的法律法规。目前,人们主要依靠自我认知和自发行为来认识低碳生活,在价值观、行为方式和伦理道德约束上缺乏客观公正的引导,因而,低碳生活的推广效果并不显著。

  例如,2008 年 6 月 1 日正式施行的“限塑令”,本是我国制定并执行的一项具体、涉及面广泛、影响力度大的环保政策,但是,社会公众在“限塑令”的支持度和具体实行度上存在很大的反差。 “限塑令”政策导向方向十分明确,经济调控力度则相对不足[12]。由于缺失相关的政策和法律,导致大多数社会民众对这一环保政策和低碳生活观念仅仅持认同、赞成的态度,尚不能形成良好的低碳生活习惯,因此在真正落实到个人日常行为时其低碳化转变效果不佳,低碳生活实施效果并不明显。

  3.2 低碳认识偏差

  不可否认,社会民众对低碳生活的理念尚存在着认识偏差,大多数人认为低碳生活方式会降低他们的生活质量。在有关低碳生活的政策宣传和信息传播没有实现广泛规模和良好效果的情况下,社会民众对低碳生活方式会产生误解。人们认为低碳生活主张的新观念和新方式将会降低生活质量,例如少买衣服少开车等;认为低碳生活提倡的低碳消费提高了经济成本,对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会产生消极影响;认为低碳文化禁锢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前进步伐,是杞人忧天的文化思想。在这些观念的影响下,社会民众对践行低碳生活的兴趣大大降低,他们认为低碳生活只是一个宣传口号而已。

  事实上,低碳生活所推行的是一种健康、舒适且又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既能够保障人们的生活质量,又能够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营造绿色健康、自然质朴的舒适氛围。而且人们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创造节能经济的同时,也会拉动经济的健康增长,摒弃高碳经济增长的高消耗、高污染和高浪费,建设更为长远发展的绿色经济。社会民众的低碳认识偏差主要来自对低碳政策和知识的信息缺失,在人们尚不能完全了解低碳生活理念和方式的情况下,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势必产生阻碍行动的负面情绪,而没有思想指导的行动是缺乏动力的,因而,在全社会实施低碳生活存在较大的难度。

  3.3 低碳物质匮乏

  目前,低碳物质产品十分匮乏,无法满足低碳生活的全部物质需求。而社会消费行为是与物质产品紧密联系的,这是高碳生活难以向低碳生活转变的主要原因。“目前的消费方式,尤其在消费驱动的工业经济中的消费方式,正是导致环境恶化的元凶,现在的消费情形正是要改变的东西。”[13]长期以来,丰富的高碳物质产品为人们的日常消费行为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居民已经对高碳生活的物质便利性产生了过度的依赖性,表现出人们明知消费高碳产品会增加碳的排放量却仍然购买和使用高碳产品的反差现象。以塑料袋的使用为例,购物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是对物质资源的极大消耗与浪费,但它确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长期使用塑料袋,造成人们对这种社会行为习惯形成了过度依赖,因而使用不合格塑料袋的行为屡禁不止。还有汽车拥堵、尾气排放等问题,由于汽车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便利而快捷,使得人们一方面抱怨道路堵塞、尾气污染环境,另一方面却又要继续购买汽车。

  低碳生活的物质基础依赖于低碳经济的发展。发展低碳经济,可以制造出种类齐全、数量充足的低碳物质产品,改变高碳产品对人们消费市场的主宰地位,降低民众对高碳产品便利性的依赖程度,进而引领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向低碳方式转变。但是,由于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低碳物质产品品种很少,传统高碳物质产品在居民消耗品中仍然占据很大的比例。高碳产品制造技术简单、成本较低,企业和商家不愿意支付额外的成本用以改造制造技术及生产低碳产品,同时,消费者也因低碳产品价格昂贵而持观望态度,因此,在消费拉动经济生产的规律指导下,生产厂商陷入了规避低碳浪潮的恶性循环。这些原因都使得低碳经济发展程度较低,低碳物质产品供应短缺和匮乏,低碳消费难以广泛推行。而低碳生活的主要部分是居民的日常衣食住行等消费行为,面对“无米可炊”的局面,低碳生活自然难以推行。

  4 低碳生活的实施措施

  当前实施低碳生活仍存在着许多障碍,人们只是在思想层面认同低碳生活,在物质层面仍然追求高碳物质所带来的生活便利性,甚至在低碳生活理念方面还存在着认识误区,无法形成合力改变高碳生活、实施低碳生活。因此,需要通过配套出台相关的低碳政策和法律、重视价值观和道德伦理等精神因素、加快低碳社会的物质发展等措施来实施低碳生活。只有加强硬环境和软文化的建设,才能有效地推广和践行低碳生活。

  4.1 加强低碳政策和法律体系建设

  加强低碳政策和法律的建设,以保障低碳生活践行的高效率。通过进一步完善低碳法律法规,健全体制、政策、法规的各个方面,建立低碳政策网络体系,使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社会建设和低碳文化普及做到有政策可循和有法可依,从而为低碳生活的推广与践行提供坚实的保障。建立起低碳经济法律保障体系,以法律形式保障低碳经济的有效推行。加强节能减排制度建设,同时应发挥政策的扶持作用。政府在制定低碳政策与法律的同时,还要考虑其可操作性,使这些政策与法律能够切实为低碳生活的实施提供支撑。

  在建立和健全法律监督机制的基础上,还要重视政策信息宣传和低碳观念推广的影响作用,相关的低碳法律和低碳政策等要及时地向社会公众公开,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另外,还要有效利用各种传媒方式,通过电视、报纸、广播、微博、互联网络等传播途径,在全社会开展普及环境保护和低碳经济法律的宣传活动,积极倡导公民践行低碳生活。

  4.2 加大低碳生活理念的宣传

  加大低碳生活理念的宣传力度,营造低碳生活的良好氛围。转变人们的传统生活观念,改变高碳生活的思想价值观,形成低碳思想与低碳文化观念,培养人们的低碳消费和低碳生活意识,在思想观念上认同和支持低碳生活,确立科学的低碳价值观,形成积极的低碳态度和低碳生活习惯,使人们能够自觉地践行低碳生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进而构建低碳社会。

  建设低碳文明、宣传低碳理念已经成为营建低碳生活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思想基础。积极倡导简朴、舒适、健康和科学的低碳生活,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节能节电、废物回收和适度消费等低碳行为,引导人们逐渐形成自律、自主的低碳观念。同时加强低碳生活的道德伦理培养,确立科学的低碳价值观、信念和社会态度等精神因素,在日常生活中以低碳道德和伦理自律,自发自觉地指导自我追求低碳生活,主动承担人类对自然环境和未来发展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

  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以及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传播低碳知识,营造低碳文化氛围。例如,通过举办有关全民低碳活动,动员全社会参与,吸引广大民众亲身体验低碳生活,提高全民的低碳意识,在良好的活动氛围和舆论环境中,有效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宣传低碳环保意识,提高民众自觉施行低碳行为的积极性。只有将低碳理念和低碳文化、低碳道德等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实施健康的低碳生活。

  4.3 加快发展低碳技术和低碳经济

  加快发展低碳技术和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的关键。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制造业的低碳装备水平,培育低碳产业经济,降低经济发展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等。低碳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部分,发展低碳经济必须注重科技创新和先进低碳技术的推广,因此应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发展低碳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技术研发和应用的链条式体系。

  依靠低碳技术生产出绿色环保、低碳排放和环境友好的低碳物质产品,为低碳生活中的购买和消费行为提供充足的产品供应,是低碳经济向低碳生活提供物质支撑的主要方式。低碳技术和低碳经济为低碳物质的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营建低碳物质和低碳设施的社会环境,使社会民众在日常的生活行为中最大程度地接触和接受低碳物质产品,形成低碳消费的习惯。低碳技术和低碳经济的发展建立了坚实的低碳物质基础,是高效实施低碳生活的保障。——论文作者:李志红,郑 超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 低碳[EB/OL]. [2012-05-22]. http://baike.baidu. com/view/1551966.html.

  [2] 付加锋, 庄贵阳, 高庆先. 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8): 39.

  [3] 庄贵阳. 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 2005, 8(3): 10.

  [4] 魏一鸣, 范英, 王毅, 等. 关于我国碳排放问题的若干对策与建议[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6, 2(1): 18−19.

  [5] 百度百科. 低碳生活[EB/OL]. [2012-07-03]. http://baike. baidu.com/view/1930641.htm#5.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 全民节能减排手册[EB/OL]. [2012-05-23]. http://www.most.gov.cn/ztzl/jqjnjp/qmjnjpsc/ qmjnjpsc-qy.htm.

  [7] 陈延斌, 许敏. 青少年低碳生活伦理素质的家庭养成探究[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2012, 20(2): 1.

  [8] 窦立春. 低碳价值观及其实践路径[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1, 11(2): 19.

  [9] 孙延红. 低碳经济时代对低碳消费模式的新探索[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0, 32(2): 63.

  [10] 潘安敏, 陈略. 城市低碳消费模式探讨[J]. 消费经济, 2010, 26(5): 94.

  [11] 塞缪尔· 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 北京: 新华出版社,2010: 19.

  [12] 陈昌杰. 有关限塑令的思考[J]. 上海包装, 2008(2): 9.

  [13] 戴斯· 贾丁斯. 环境伦理学: 环境哲学导论[M]. 林官明, 杨爱民, 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96.

文章名称:低碳生活:生存方式的变革

文章地址:http://www.sciqk.com/lwfw/jjlw/12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