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国内外学术交流 助力科研成果推广

期刊论文、出版出书、评职称学术咨询

社会认可、全国通用、升职加薪的通行证

感应淬火工艺参数优化和组织硬度分布预测

来源:SCI期刊网 分类:电子论文 时间:2022-04-21 09:22 热度:

  摘 要: 基于 ANSYS 模拟 S45C 轴的感应淬火过程,提出了感应淬火工艺的电流密度 Js、电流频率 f、加热时间 t 和一定水压下喷水冷却时间 t1等参数的确定方法,在其工艺参数优化基础上预测了感应淬火的组织和硬度分布,并将模拟结果与采用 Carsi 组织预测修正模型的计算结果及实测组织硬度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预测工艺参数、组织和硬度的方法可行; 同时考虑感应淬火冷却过程的换热系数 h 变化对计算组织和硬度分布影响。

感应淬火工艺参数优化和组织硬度分布预测

  关键词: 感应淬火; 工艺参数; 组织; 硬度; 数值模拟

  感应淬火是涉及电、磁、热、相变和力学方面的复杂物理过程[1],电磁热相互耦合进行温度场分析的研究已较成熟[2-3],相变组织及由相变和热共同引起的应力研究相对较少[4-5],有必要研究感应淬火的组织转变过程。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的加热快、温度高、冷却快和层进式加热等特点决定了其相变组织数值模拟复杂[6],目前主要以 CCT 及 TTT 曲线[7]进行相变动力学计算,以及利用在此基础上发展的 Maynier 模型[8-9]及 Carsi 模型[10]来预测感应淬火相成分,其未能简便快速地模拟确定感应淬火组织、硬度分布,也未完整预测感应淬火工艺参数。本文基于 ANSYS 模拟感应淬火的加热和冷却过程,提出感应淬火工艺参数确定方法和组织、硬度分布预测,采用 Carsi 修正模型和试验进行验证,并进行分析讨论。

  1 基本方程

  感应淬火是电磁热的耦合,经过感应圈的电流在轴对称工件上产生交变磁通,其产生感应电动势进而产生涡流,涡流产热作为内热源对工件加热

  2 感应淬火工艺及性能预测

  感应淬火工艺及性能预测步骤如下: 第一步 根据 Js、f 和 t 三者间关系得到轴径向温度分布曲线,根据工件淬硬层及有效淬硬层深度要求、材料的 Ac 3和 Ac1值,以及完全奥氏体( A) 化和开始 A 化的中间温度 T1,优化并确定感应加热工艺参数;

  第二步 根据优化的工艺参数得到径向温度分布曲线,以及材料的 Ac3、Ac1和 T1,依次确定感应淬火的淬硬层、50% 马氏体( M) 和心部组织的位置[12]; 由于感应淬火用钢的贝氏体组织( B) 很少,根据显微硬度 HV = HVM × M% + HVF + P × ( F + P) % ,式中 F、P 分别为铁素体、珠光体,确定指定点的 HV 硬度及其随径向分布曲线,其中完全淬硬层和完全心部之间过渡区的 A 含量线性化处理;

  第三步 换热系数 h 确定采用反传热求解法,根据拟合的淬硬层、有效淬硬层及心部深度等要求,确定该部位的组织要求,即 100% M,50% M 或者无 M,从而反求该部位的冷却速度 V,继而确定某温度下的换热系数,拟合出相关曲线[13];

  第四步 依据拟合的换热系数和材料的 M 转变温度 Ms,感应淬火过程中 A 化区域均冷却到材料的 Ms - ( 30 ~ 50 ℃ ) 点以下温度,则可计算出 t1,则感应淬火工艺的 Js、f、t 和 t1等参数完全确定;

  第五步 组织性能校核。实物件解剖测定径向分布的 HV 和观察关键节点的组织状态,进行校核; 并通过 Carsi 组织预报修正模型计算校核组织和硬度分布[14-15]。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 1 技术条件与模型

  S45C 钢轴外径 15. 2 mm,淬硬层长度 5 mm,基体调质处理,回火 S 组织,感应淬火后要求表面硬度 48 ~ 56 HRC,硬化层 δ = 2. 0 ~ 2. 5 mm( 判定基准 450 HV) 。选择内径 20 mm 和高度 5 mm 的紫铜感应圈,基于轴对称且有集肤效应存在的网格划分模型如图 1,轴工件内径、感应圈内外径和空气无限远处分别为 r1 = 7. 6 mm、r2 = 10 mm、r3 = 10. 15 mm 和 r4 = 40 mm,工件长度为 l = 5 mm,轴工件共划分为 44 个单元。

  3. 2 感应加热工艺参数优化

  基于轴径向温度分布与 f、Js关系,并考虑 t 变化,依据感应淬火处理硬化层 δ = 2. 0 ~ 2. 5 mm 要求 ( 判定基准 450 HV) ,选定感应加热工艺参数的方案如下: ①f = 5 kHz,Js = 150 × 106 A/m2 ,t = 2 s; ②f = 10 kHz,Js = 190 × 106 A/m2 ,t = 2. 4 s; ③f = 50 kHz,Js = 280 × 106 A/m2 ,t = 3 s; ④f = 100 kHz,Js = 320 × 106 A/m2 ,t = 3. 5 s; ⑤f = 195 kHz,Js = 375 × 106 A/m2 , t = 3. 8 s,模拟的加热温度沿工件径向分布如图 2。

  S45C 钢的 Ac3、Ac1值[16]分别为778 ℃、721 ℃,考虑感应加热特殊性[15],取完全 A 化温度为 820 ℃,超出此温度对应于 100% M 完全淬硬层深度,开始 A 化温度为 760 ℃,完全 A 化和开始 A 化中间温度 T1为 790 ℃,方案① ~ ⑤对应完全淬硬层深度分别为 1. 63、2. 00、1. 70、1. 50、1. 62 mm; 低于 760 ℃ 区域全部为 基 体 组 织,方 案 ① ~ ⑤ 对 应 的 深 度 分 别 为 2. 70、3. 22、3. 38、2. 95、3. 00 mm; T1时方案① ~ ⑤对应的有效硬化层深度分别 2. 27、2. 60、2. 65、2. 25、 2. 38 mm。考虑到频率越小越易过烧,频率越大所需时间越长,越易实现精确控制,因此选择最佳方案⑤ 并用于实际生产,HV 硬度计算和实测结果如图 2。

  3. 3 感应淬火冷却时间 t1确定

  方案⑤轴径向上出现 100% M、50% M 和无 M 处距离,即温度模拟曲线上 820、790、760 ℃处对应的深度分别为 1. 62、2. 38、3. 00 mm,基于 B 很少出现及过渡区 A 组织含量的线性化处理,则径向上各点组织含量确定,采用反传热求解法求 h 随温度分布变化如图 3,空冷换热取常数[17],将中间值 h 加载到感应淬火模拟边界,轴工件距表面 0( 曲线 2) 、1. 4 mm( 曲线10) 、1. 7 mm( 曲线 9) 、2. 6 mm( 曲线 7) 、2. 95 mm( 曲线 6) 和心部( 曲线 1) 等关键点在感应淬火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 4,曲线 9 和曲线 7 对应的节点之间的节点距表面 2. 1 mm。S45C 钢的 Ms 约为 345 ℃,适当考虑下降30 ~ 50 ℃,当 A 化区域全部冷却到此温度下所需时间 t1 为 8 s。综上试验参数 f = 195 kHz、Js = 375 × 106 A/m2 、t = 3. 8 s、t1 = 8 s,喷水压力为 0. 1 ~ 0. 3 MPa。

  3. 4 HV 硬度和组织结果与分析

  实测 HV 硬度曲线上的完全淬硬层,450 HV 及无 M 的临界深度对应深度分别为 1. 50、2. 40、3. 00 mm,与最佳方案⑤温度模拟曲线上所确定的数值之间误差分别为 8% ,- 0. 83% ,0% ,如图 2,同时计算硬度曲线和实测硬度分布误差较小,且硬化层深度 δ 和表面硬度 HRC 均符合技术指标要求。

  采用 CARL ZEISS 型号 A2M 显微镜观察轴距表面 0、1. 4、1. 7、2. 1、2. 6 mm 和心部处的组织及其含量如图 5。

  图 5( a) 、5( b) 中基体均加热到完全 A 化温度,图 4 加热和冷却阶段温度随时间分布曲线 Fig. 4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curves at different locations of the workpiece over time in heating and cooling stage 在冷却时完全转变为 M,均为晶粒细小的中碳 M,其中板条 M 量占全部 M 的 80% 左右,且无未溶的 F 或者碳化物。

  图 5( c) ~ 5( e) 中基体加热温度在开始 A 化到完全 A 化之间,则有部分未溶块状 F,在冷却后保留下来,同时随着从图 5( c) ~ 5( e) 各处冷却速度降低,将有先共析 F 析出,且数量逐渐增多,并伴有少量上 B; 因为感应加热时间短,A 中碳含量较低,同时低淬透性材料在淬火后会在 F 周围会形成屈氏体( T) 组织。忽略少量 B 组织,金相定量分析表明: 图 5( c) 中 M、F + P 含量分别约为 90. 0% 、10. 0% ; 图 5 ( d) 中 M、F + P 含量分别约为 65. 0% 、35. 0% ; 图 5 ( e) 中 M、F + P 含量分别约为 35. 0% 、65. 0% 。上述 F + P 组织实为回火 S 组织。

  相关知识推荐:学术领域英文翻译收费吗

  图 5( f) 中基体温度低于 A 化温度,则以基体回火 S 为主,同时有沿晶界析出条状 F,少量魏氏组织 W 和 极 少 量 上 B。S45C 淬 透 性 较 低,对 于15. 2 mm 直径的工件油冷,最心部冷速 较 低,若调质工艺中淬火不足,或回火温度偏低,会造成该种心部组织,由于研究工件载荷受力不大和韧性要求较高,F 存在可提高其韧性,且少量非淬火产物也在允许范围内。

  3. 5 模拟校核

  感应淬火工艺处理后的模拟硬度和组织含量预测步骤如下: 根据感应加热径向温度分布曲线和考虑感应加热特殊性确定的材料 Ac3、Ac1和 T1值,得到 100% M、50% 和 0% M 的临界层深,在过渡区内以分段线性化处理求出任意点的组织含量,结合组织的基本硬度,由 HV 计算式确定指定点的 HV 硬度及其随径向分布曲线。相关计算结果见表 1,未考虑各点冷速影响。

  基 于 S45C 钢 的 CCT 曲 线 和 化 学 成 分 ωC = 0. 45% 、ωSi = 0. 2% 、ωMn = 0. 7% 、ωP≤0. 030% 、ωS≤ 0. 035% 、ωNi = 0. 05% 、ωCr = 0. 15% 和 ωCu≤0. 30% ,采用 Carsi 修正模型[10]可得 100% M 的最小冷却速度,没有或全部 F + P 的最小或最大冷却速度,同时也可以计算 M 和 B 转变 90% 、50% 、10% 等的临界冷却速度,其回归方程为 lgV = K - ( AωC + BωMn + DωNi + EωCr + FωMo + GPA ) ,式中 PA = 1000K,K、A、B、C ~ G 为常数,计算得到 100% 、90% 、50% 、10% 、0% M 和 0% 、10% 、50% 、90% 、100% F + P 的 lgV 分 别 为 5. 56、5. 41、5. 18、5. 12、4. 72℃·h - 1 和 5. 48、5. 33、 4. 93、4. 71、4. 52 ℃·h - 1 ,对应组织及含量随 lgV 变化关系如图 6; 通过 Carsi 修正模型计算 M、B 和 F + P 硬度公式[18]为: HVM = 569. 95 + 21lgV,HVB = - 41. 8 + 82. 95lgV,HVF + P = 175. 63 + 7. 6lgV。根据感应淬火冷却温度随时间分布曲线拟合得 lgV,结合上述数据可以对组织组成进行定性( 量) 分析,采用 HV 计算式可以确定指定点硬度及硬度随径向分布曲线。Carsi 修正模型均以 F + P 为研究对象,本文回火 S 基体组织的硬度比模型中 F + P 高约 70 HV。

  对采用 ANSYS 模拟得到的感应淬火冷却温度曲线拟合并计算,并将冷却到 700 ℃的冷却时间代入得该温度的冷却速度[19],在图 6 中读出 M、B 及 F + P 的百分比。各关键点的 A 含量,冷却速度,计算得到的组织及含量,计算硬度等参数数值汇总于表 1 中。

  3. 6 换热系数 h 影响

  感应圈喷水孔分布、孔径大小等设计会造成零件边界换热系数 h 分布变化,温度分布及随后组织仿真结果也存在不一致的情况,考虑该因素带来的误差,对 h 随温度分布的结果均减或加 500 W·m - 2 ·℃ - 1 得不同换热系数 h2或 h3,采用 ANSYS 模拟得感应淬火的温度冷却曲线并进行拟合。

  各关键点在 h、h2、h3时的冷却速度、计算得到的组织及其含量、计算硬度等汇总并判定如下: 在表面处,以及距表面 0. 7 mm 处 M 含量为 100% ,B 和 F + P 均为 0; 在距表面 1. 4 mm 处,M,B,F + P 含量分别为 95. 0% ~ 100 % ,0 ~ 5. 0% ,0; 在距表面 1. 7 mm 处,M,B,F + P 含 量 分 别 为 88. 4% ~ 94. 5% ,0 ~ 4. 6% ,5. 5% ~ 7. 0% ; 在距表面2. 1 mm 处,M,B,F + P 含量分别为 62. 9% ~ 68. 8% ,0 ~ 3. 8% ,31. 2% ~ 33. 3% ; 在距表面 2. 6 mm 处,M,B,F + P 含量分别为 31. 8% ~ 37. 1% ,0 ~ 3. 0% ,62. 9% ~ 65. 2% ; 在距表面 3 mm 处,M,B,F + P 含量分别为 0,0,100% 。图 5 ( b) ~ 5( e) 中 M、F + P 含量分别约为 100. 0% 、0, 90% 、10% ,65% 、35% ,35% 、65% 均 在 范 围 之 内。由于网格划分局限性,通 过 插 值 确 定 h,h2,h3 时 50% M 深度分别在 2. 34、2. 31 和 2. 40 mm 处,则确定 100% M 深 度 为 1. 4 ~ 1. 7 mm,50% M 深 度 为 2. 31 ~ 2. 40 mm,无 M 深度为 3 mm。采用 MH-3 显微硬度计实测硬度和 h、h2、h3时的计算硬度曲线如图 7,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上述的 F + P 组织实为回火 S。

  4 结论

  1) 本文提出的感应淬火工艺的电流密度 Js、电流频率 f、加热时间 t 和一定水压下喷水冷却时间 t1等参数的确定方法可以优化确定感应淬火工艺参数,并能简捷预测感应淬火层的组织和 HV 硬度分布;

  2) 利用 ANSYS 模拟确定感应淬火层金相组织、HV 硬度的结果与通过实测及 Carsi 修 正 模 型计算两种方法所确定的结果存在一致性。——论文作者:张根元1 , 奚小青1 , 张维颖2

  参 考 文 献

  [1] 刘 庄,吴肇基,吴景之,等. 热处理过程的数值模拟[M]. 北京: 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2] Sadeghipour K,Dopkin J A,Li K. A computer aided finite element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induction heating process of steel[J]. Computers in Industry,1996,28: 195 - 205.

  [3] Bay F,Labbe V,Favenne Y,et al. A numerical model for induction heating processes coupling electromagnetism and thermomechanic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2003,58: 839 - 867.

  [4] 姜建华,郑华毅. 厚壁筒形工件连续感应热处理有限元模拟[J]. 材料热处理学报,2002,23( 2) : 43 - 48. JIANG Jian-hua,ZHENG Hua-yi.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for continuous induction heat treatment of thick cylinder workpiece[J]. Transactions of Materials and Heat Treatment,2002,23( 2) : 43 - 48.

  [5] Ivanov. Dmitry,Markegrd Leif,Asperheim John Inge. Simulation of stress and strain for induction hardening applications[C]/ / ASM Heat Treating Society-26th Conference and Exposition: Gearing Up for Success,Cincinnati Ohio,2011.

  [6] Palaniradja K,Alagumurthi N,Soundararajan V. Modeling of phase transformation in induction hardening[J]. Open Materials Science Journal,2010, 4: 64 - 73.

  [7] Hildenwall B,Ericsson T. Prediction of residual stersses in case-hardening steels,hardenability concepts with application to steel[J]. TMS-AMIE, Warrendale,PA,1978,34( 4) : 579 - 606.

  [8] Maynier Ph,Dollet J,Bastien P. Prediction of microstructure via empirical formulae based on CCT digrams[J]. Metall Soc of AIME,1978: 163 - 178.

  [9] Maynier Ph,Jungmann B,Dollet J. Creusot-loire system for the prediction of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low alloy steel products[J]. Metall Soc of AIME,1978: 518 - 545.

  [10] Carsi M. 由成分预测钢的淬透性及预定供应状态[C]/ /第一届国际材料热处理大会论文集,Warsaw Poland,1982.

  [11] 鄢 波,程先华. 减震器连杆高频淬火工艺的温度场有限元模拟[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3,37( 7) : 1086 - 1089. YAN Bo,CHENG Xian-hua. FEM analysis of high-frequency induction hardening for piston rod of shock absorber[J].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2003,37( 7) : 1086 - 1089.

文章名称:感应淬火工艺参数优化和组织硬度分布预测

文章地址:http://www.sciqk.com/lwfw/dzlw/13198.html